谷城县老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家有黄金、不抵薄技随身,追逐时髦、不如学学科技……”现在,谷城县农业局老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34名高中级农艺师成了广大农民群众追捧的香饽饽。在全县创先争优活动中,服务队党支部以“发挥传帮带,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新目标,引导老党员、老专家深入基层服务“三农”,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传播科技知识,为农业科技下乡尽心。服务队成立粮油、蔬菜、林果、茶叶四个专家指导小组,坚持开展“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服务,并以《致全县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的方式,将34名高中级农艺师的座机电话、手机号码告知农民朋友,24小时开通生产技术咨询指导热线,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保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茨河镇白龙庙村民陈俊峰今年中稻育秧苗,没有对种子消毒,泡种温度过高,出芽率不足一半,十分着急,拔通技术咨询热线电话,高级农艺师何焰涛当即教他泡种催芽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农业局离退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0名老专家编印的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林果栽培实用技术指导百题知识问答手册,成为农民朋友爱不释手的“致富宝典”。今年以来,举办科技培训班6期,培训年农民2500多人,发放科技手册7000多本,解决生产疑难问题260多个,提供致富信息80多条。
帮农民致富,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尽责。高级农艺师乐发义、裴正英两位老专家在城关镇白果树村尝试西瓜秧与南瓜秧嫁接无籽西瓜,经过认真试验示范获得成功,推广面积1000亩,亩平增产500公斤,为农民增加产值80多万元。今年7月下旬,石花、冷集、五山三个镇遭受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各种农作物受损面积大,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尽快恢复生产,队长张先华带领21名老专家广泛开展抗灾救灾,到受灾严重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察看灾情,动员广大村民改种杂粮、蔬菜10000多亩,防治水稻“两迁”病虫害14万亩,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带科技示范户,为培养青年农民科技人才尽力。老专家们积极响应县建设新农村号召,自觉投身到培养农村百名青年土专家、千个科技示范户活动中。他们采用集中培训、走下去讲、请上来学、手把手教、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高级农艺师,林果专家谢远监与冷集镇胡湾村青年农民李忠诚以师徒相称,精心传授果树定植嫁接、抹芽、修剪、防冻害等技术措施,现如今李忠诚成为远近名副其实的“土专家”。冷集镇上集村陈秀国承包1100亩耕地,在高级农艺师、土壤肥料专家李兆龙指导下, 掌握了运用科学配方施肥技术,亩平增产30-40公斤,仅配方施种增收1.5万元,产业种植年纯收入达17万元。2009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今年6月陈秀国应邀参与央视七台《粮安天下》节目录制,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