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程师学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需深度融合三地创新人才资源。随着行政管理、社会治理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发展新型省级工程技术类科技社团显得尤为必要。2020年7月11日,广东省工程师学会(以下简称“省工程师学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资格互认协议签约仪式同日举行。
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陈勇院士接受颁牌(胡漫雨 摄)
为助力科协组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拓展迈进世界科技舞台的新通道,省工程师学会在省科协的领导下,探索粤港澳三地工程技术专业领域规则衔接的方式和路径,推进大湾区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资格互认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2019年以来,在省科协的牵头下,省工程师学会联合香港中联办、省人社厅、省港澳办和粤港澳17个科技社团进行多轮会商,研讨谋划资格互认,已确定计量及控制、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等5个专业作为第一批互认试点专业。成立之初,省工程师学会还创新推进资格互认试点先行,与11家粤港澳科技社团签订了建筑工程、计量及控制、计算机IT信息工程等4个试点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资格互认协议及电气工程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资格互认意向书,成为我省第一批由科技社团主导的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资格互认试点单位和试点专业。
省工程师学会首期国际工程师能力评价标准培训会举行
省科协积极谋划搭建以省工程师学会为主的资格互认平台,对标国际一流学会标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专业资格互认,推进工程师培养成长的国际化。同时,省工程师学会还聘任港澳工程界知名爱国人士为荣誉会士,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注入新活力。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社团互动交流机制,各粤港澳科技社团分别成立工作小组,紧密联系,积极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交流。
省工程师学会召开2021年会长扩大会议暨工作发展研讨会
省工程师学会勇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经济科技融合的排头兵,将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为全国性学会推进工程师国际与地区互认工作提供参考;加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推动工程师资格与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衔接;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做好工程师水平评价与国际工程师互认的分工与协同,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