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科技经济融合全链条服务发展新格局
广州作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明确提出以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交易中心)建设为统领、以“会展赛服+技术交易”示范模式为特色,全力打造科技经济融合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广州选择“会展赛服+技术交易”模式,源于一年一度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简称“创交会”)。中国科协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发起并联合其他单位举办的创交会,是一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国际化合作的全新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的成功探索。广州以创交会为抓手,构建“1+1+N”的成果转化模式,从供应端、需求方和资金链三方面着手促成成果转化。
2020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
2020年创交会最终促成163个项目转化落地,实现成果转化金额约88.9亿。2020年展会人气、项目转化数量、成交金额等方面均比往届有明显提升,创交会作为会聚双创要素的创新创业平台,已具有相当的品牌效应。
在《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中,中国科协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共建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依托举办创交会积累下来的资源与经验,广州在建设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的《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广州市明确了要建设由中国科协支持,具有专业化队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国际化合作模式的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
广州筹备成立的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揭牌,技术交易中心目前以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市场化运作主体,并依托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和创交会“成果交易服务平台”资源,整合搭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家级技术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
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成立
技术交易中心也成为科创中国广州试点的核心工作,已引进7支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团到广州座谈考察,实现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科创中国”广州试点工作得到中国科协肯定认可,先后三次在中国科协会议上发言交流。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按创新型组织模式推进,聚焦推进技术交易全链条服务,包括汇聚创新资源、成果转化基地、技术转移和交易服务、网络平台运营、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
在政策条件、物质保障等方面,广州给予技术交易中心大力支持,其中包括给予启动资金和配套资金支持;在兴建的广州科学馆规划场地用于开展成果展示、路演推广、对接转化等业务工作;支持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引导子基金,以政府与银行、风投机构等风险共担的方式帮助技术交易中心发掘和培育的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获取融资支持。据统计,技术交易中心自9月份成立以来,结合创交会平台共促成92项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涉及金额28.9亿元。
通过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广州以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和创交会为平台,汇集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科技要素和技术要素,推动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双循环”驱动经济“双循环”。
广州市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现场交流调研活动(南片区)上作交流发言
从协同创新的枢纽效果来看,一批国家级学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科技成果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经验和知识正在与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产业等广州重点发展产业对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穗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常态化联络机制得以建立。从集聚要素的组织优势来看,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龙头企业已经与广州进行创新合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和国内重点高校等则在广州设立合作研发机构,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择来穗创业也越来越多。目前,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102人,广州已建成3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39名院士。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