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爱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科协新闻>要闻>爱体育(中国)

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亮相深圳
10场精彩科普报告迷倒大批青少年

2019-06-02 来源:省科协科技普及部 【字体:
阅读:

2019年6月1日,“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交流会暨青少年科普报告会”在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轮值主席、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云东,中国科协科技普及部部长白希,广东省科协巡视员唐毅,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蒋宇扬等领导和专家,来自深圳市中小学的优秀代表共800多人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聆听了十大进展团队的科普报告。

启动仪式上,向“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获得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据启动仪式主持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轮值秘书长王小宁介绍,为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自2015年起,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2018年,联合体各成员学会在广泛征求理事和专业分会意见的基础上,推荐了在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经联合体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和联合体主席团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向社会公布本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这十大进展的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不仅代表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2018年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示了生命的新的奥秘,同是也为生命科学的技术开发、医学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希望之门,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生命科学的现状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排名不分先后):天然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的新型调控机制;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构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母源因子Huluwa诱导脊椎动物胚胎体轴形成;中国被子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脑内新型谷氨酸合成通路参与学习记忆;新型可以遗传编码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开发;灵长类动物发育和寿命调控关键通路获揭示;疱疹病毒的组装和致病机理;多维基因组学大数据指导下的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精准治疗。

启动仪式后,十大进展的获得者代表还分别以各自研究进展为题材,为现场的青少年听众呈献了10场精彩的科普报告,现场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