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健全制度 广东省科协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2010年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
建立“四个中心”,搭建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平台
科技人才是广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为科技人才服务的工作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科协的基本职责。为此,广东省科协建立了广东院士联络中心、广东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中心、广东青年科学家联络中心、广东科技人才服务中心,搭建了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平台。通过“四个中心”的工作,向科技工作者传达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广东省委、省政府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其中,广东院士联络中心在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保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卫生厅的共同领导下开展工作,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由广东省科协负责承办,活动经费由省财政解决。该中心坚持以为院士服务为宗旨,以发挥院士作用为目的,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院士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发挥院士群体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优势,组织在粤工作院士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后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省委、省政府领导与院士的联系和沟通,听取和反映院士的呼声和建议,关心院士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协助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有关政策规定,解决有关问题。同时,还组织开展适合院士特点的联谊活动,密切院士之间的联系;组织院士围绕广东省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科技进步的中心任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技术攻关等各种科技服务活动。
广东青年科学家联络中心致力于为青年科学家服务,发挥青年科学家的作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东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中心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开设法律咨询热线电话、法律咨询网上在线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日,为广东科技工作者无偿提供科技法律服务,维护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团体的合法权益。此外,广东科技人才服务中心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培训、学术交流、休闲娱乐、健身保健等服务,为100多个省级学会提供了办公场地,为21个地级以上市科协提供联络场所,成为广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基地。
在粤院士赴江门休养考察
坚持“四项制度”,推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经常化
依托搭建的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广东省科协还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推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经常化。其中,从2003年起,广东省科协建立了“学术活动周”制度,每年在同一周里,全省科协系统围绕同一主题,联合举办综合性、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交流创造条件。同时,还通过举办“广东科协论坛”、“广东院士讲坛”、“广东青年科学家论坛”、“广东青年科学家沙龙”等活动,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院士专家“休养考察”制度,也是广东省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一大特色。自2002年起,广东省科协每年均组织在粤工作院士到省内休养考察,加强院士与地方的联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从2005年起,又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组织高级专家到省外交流考察。其中,2009年8月,组织了在粤工作的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到陕西交流考察。2009年10月,与省委组织部组织在粤工作院士及其配偶到江门休养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为江门市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双转移”战略建言献策。
根据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2010年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广东省科协联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就建立省委书记、省长听取在粤工作院士、专家意见和建议“直通车制度”进行了磋商,初步制定了实施细则。通过这个制度,将克服院士、专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降低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行政运行成本。
此外,“厂会协作”制度也为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围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学会会员及企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开展“厂会协作”,帮助中小企业破解面临的人才、技术难题。2009年6月,广东省科协在阳江市召开了全省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地市科协和160多家企业共200多人参加会议,有16家企业与省级学会签订“厂会协作”协议。据统计,2009年以来,有280个学会与企业开展了“厂会协作”,承担项目760项,产生经济效益30多亿元。为整合创新资源,广东省科协积极推动在企业和产业区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目前,已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9家,共有11名院士和120多名专家参与,已完成重大研究项目12项,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
开拓创新,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水平
在完善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广东省科协又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致力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水平。一方面,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2009年,广东省科协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实施了《广东省民众心理和谐评估与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广东院士联络中心、广东科技报社组织了院士专家为该省河源市连平县编制了科学发展规划;省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出谋献策;广东省材料研究会开展了“省材料产业科技需求调研”和“广州市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广东省地质学会开展了“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广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课题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同时,广东省科协也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提供服务。2010年在广州举行了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听取了解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研究提出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的办法,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称赞。建立和完善了科技工作者调查网络,先后开展了科技工作者心理状况、广东省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状况等专题调查,并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提交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为此,广东省科协积极办好“广东科协论坛”、“广东院士讲坛”和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等品牌学术交流活动。2009年,“广东科协论坛”共举办8场,受众人数3000人次,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院士专家在论坛上作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在线直播;“广东院士讲坛”共举办8场,受众人数1.2万多人次。据初步统计,2009年广东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共举办学术交流活动298场次,受众人数达9.5万人次。其中,举办了中韩合作“爱心阳光计划”第49期暨佛山新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高峰论坛,组团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2009年两岸四地工程师论坛”,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9个城市科协还与香港科技协进会、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科技协进会3个科技团体共同签署了《珠三角科技团体交流合作备忘录》。
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表彰,也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重要载体。其中,2009年,广东省科协开展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和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的评选工作;联合省妇联、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开展了首届自主创新女十杰评选表彰工作;以“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设立20周年为契机,联合新闻媒体报道了30名历届获奖者的先进事迹。200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广东新增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名工程院院士,创历年最多。广东省科协领导代表省科协和广东院士联络中心及时登门慰问祝贺,并送上慰问金,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