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社区医院应是医疗中坚力量
“医改的另一个重点,是顺应现代的医学模式,强化社区医疗,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009年9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客广东科学论坛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医疗工作的切身体会,在论坛上与听众分享了他对我国医改的一些看法。
“医改不成功”并非客观评价
我国医改进行了25年,但如今社会对医改的评价却并不乐观。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社会发展研究部所提出的看法,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么一个结论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和热议。钟南山对医改的成败也有自己的解读。
钟南山指出,初期,医改把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到医疗卫生领域,在当时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仍得到高速发展。从1980年的18万家卫生机构,发展到2000年的32万家。
钟南山说,这些年来,中国人的卫生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人均的预期寿命,从上世纪50年代的35岁提高到了2005年的72岁,而孕妇死亡率和婴儿的死亡率以及甲乙类的传染病发生率也比之前大大降低。
为此,钟南山举出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甲流在全球爆发的情况下,中国26个城市,一共只有2000多例,只有全球甲流病人人数的1%多一点。且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未发生因甲流而死亡的案例。“这就是我们取得的成绩,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引入了竞争和激励的机制,大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钟南山认为在评价医改成败的问题上,不能全盘否定。如果对这个政策的评价脱离了历史背景,就不够客观。“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特别是大医院,整个国家的医疗水平跟世界的医疗水平特别接近,这20年的进步是很快的。假如我们在讨论医改的时候不意识到这一点,那我们会犯错。”
医改缺乏公益性和公平性
钟南山同时指出,医疗改革,目的是要全民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水平。虽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确实提高了我国医疗“诊、防、治”水平,但在整个的医疗改革过程中,却忽略了“人人享有医疗水平,要加强公益性,要加强均等性”。另外,由于过分强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疗机构开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卫生医疗部门的行业作风开始变坏。
钟南山指出,医改的弊端主要是两个,一是缺乏公益性。他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投资在国际上都排得比较后,私人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较大。而2006年世界各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中,中国的比重比阿富汗等国家还低。2005年的一组数据表明,在医疗费用构成中,56%是居民自费,27%由集体负担,只有17%是靠政府投入,这样就造成接近50%的人有病不去就医。而第二个弊端,则是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如今卫生资源大量集中在大医院和城市。
钟南山指出,由上可见,我国医改所做的一些工作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相悖。“现在的模式很重视早期预防,早期干预,要采取‘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的模式。越早对病情进行预防和诊治,医疗费用就越低。但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是在出现症状后才进行诊治和抢救,医疗费用当然是很高的。肿瘤到了中晚期才治疗,花了很多钱也只能活多三个月,这个方向不对。”
医改问题首要应加强社区医疗
钟南山指出,要 “早治疗、早发现、早预防”,社区医院才是基础的平台,而非大医院。他说,医改的问题是没有加强对社区医疗的重视,他向听众讲述了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一个有1000人的小区,750人常常会生病,但是这750个里面有500个人自己可以自行吃点药解决问题,其中有250人需要到小区看医生,有9人需要到综合医院去看,大概只有1人需要到真正的专科去看病。“这才是正确的医疗模式, 90%的人需要的是社区医疗。而我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有些大医院的院长跟我说想把病床扩展到4000多张甚至5000多张,讲实在的,扩建到50000张也没用。现在很多人有病跑到大医院,这不符合我们的医疗模式。”
为什么社区医疗没有人问津?钟南山一针见血地指出,社区、乡镇医疗设备落后,医生的水平低下,工资不高,大学毕业生根本就不愿意到社区或乡镇医院。患者从来没有信心到社区医院看病,有些农村的医院到现在还采用听诊器、血压器老三件的简陋方法。老百姓到这些地方做手术更不放心。
钟南山表示,医改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强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就需要政府增加投资并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医改的另一个重点,则是顺应现代的医学模式,强化社区医疗,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妇幻的保健,计划生育、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心里咨询等,这些工作都是在社区医院就能够完成的。大医院应该侧重于解决疑难杂症。加强社区医疗,这应该是我们医改的重中之重,要下放到农村、社区。”
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
谈及医务人员如何面对医改,钟南山给出了五条建议:态度、人文、培训、管理、科研。
钟南山认为目前医务人员还未认清自己在医改中的身份。“本来医改应该是医务人员最关心,最应该起作用的地方,但是不少医务人员,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常常以为自己是医改的对象,这种观点需要转变。实际上整个医改,要是没有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的态度首先要有一个变化。”
钟南山也十分关注由于医疗市场化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他建议,改变如今医院“多劳多得,多卖多得”的奖励标准,改成优劳多得,能够用最便捷最好的方法为病人真正解决问题的医生应该多奖励,以此来改变多年来因为市场化导致医生人文精神沦落的现状。
钟南山还提出,大学、大医院应该将培养社区医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他说, 如今获得全科医生资格的社区医务人员数量极少。“现在普遍认为重点的医科大学就是培养高级的专科医生,普通的医科大学培养全科医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英国的剑桥医学院,美国哈弗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40-45%都是全科医生。其实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都很重要,并没有高低之分。”钟南山建议,政府应该对全科医生进行补贴。
钟南山呼吁,科研人员要研发出更多简单、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比如说应对甲流感,简单、便宜、解决问题就好。现在我们和白云山制药厂联合研发一些传统中草药,就走这个方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