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专家广州共议科技团体与自主创新
![](/upload/history/uploadfiles/gzkx/2014/6/201406121020046238.jpg)
8月27、28日,2009科技团体与自主创新论坛在广州举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科协,香港科技协进会、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科技协进会、台湾高雄发明人协会等港澳台科技团体负责人,关心和支持科技团体发展的院士、专家、学者共250人齐聚羊城,为科技团体的发展和创新献计献策,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意味着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将再次加速。科技团体具有学科齐全、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对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广州市科协主办,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科协以及港澳科技团体协办的2009科技团体与自主创新论坛,以学术交流为依托,交流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共同探讨科技团体如何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科技事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
![](/upload/history/uploadfiles/gzkx/2014/6/201406121020040503.jpg)
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方旋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梁明、广州市人大副主任杨武,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林生珠,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广州地区院士钟南山、刘颂豪、张景中、谢先德等领导、嘉宾参加了论坛。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桐海代为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吕新荣等领导专家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并与与会人员进行交流探讨。
![](/upload/history/uploadfiles/gzkx/2014/6/201406121020042464.jpg)
科技团体要充当实现创新的链条
钟南山在报告中提出: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高校院所的研究、企业的成果转化及生产过程连接起来,使科研成果产生效益,实现真正的创新。他认为,“从研发到重视再到产业化产生效益是一个链条。然而,在中国这一链条往往是中断的,特别是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存在脱节。上游的研究主要在高校院所,而成果的产业化及推广则在企业完成,这是造成研究和生产脱节的重要原因。”钟南山认为,由广州市科协发起组织的广州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科技团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的生产研发结合起来,形成把“上游的研究、中游孵化,下游的生产串起来的平台和纽带”。他指出,科技团体应该在推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呼吁建立同行认可、社团认可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钟南山引用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科协以及所属的科技团体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科技评价,举荐创新人才作为科协所属学会的重要职能的精神,要为创新机制改革及创新人文精神、评价体系、激励机制、职能转换出力献策。他建议要尽快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他认为现有的一些评价体系不够客观。钟南山呼吁要尽快建立由科技团体参与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发挥科技团体在同行认可、社团认可的优势,确保评价的权威和公正、客观。
珠三角科技团体亟待加强区域科技合作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执行所长詹正茂在报告中指出:珠三角科技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既是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团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充满活力的科技团体系统也是珠三角城市共同的期望和追求。他建议珠三角科技团体,要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打破科技团体的行业和区域界限,疏通科技资源和科技信息的流通渠道,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合作机制。
![](/upload/history/uploadfiles/gzkx/2014/6/201406121020043722.jpg)
专家们的报告在论坛会场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互动环节听众纷纷争抢工作人员手中的无线话筒向专家提问。广州科技贸易学院副院长方强会后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把专家报告的视频、录音等资料收集好给他,“现在还是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无法组织他们来现场听,只能把资料带回去等开学后再给他们学习,这就是最好的教材”。
论坛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珠三角9个城市科协与香港科技协进会、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科技协进会3个科技团体共同签署《珠三角科技团体交流合作备忘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