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爱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科普>科普活动>爱体育(中国)

实施“厂会协作”创新战略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14-07-23 来源: 【字体:
阅读:
广钢集团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发展的企业集团,是广州市首批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5大工业板块之一,是一家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为主,工业、贸易、科技、金融多业并举,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广钢集团营业收入208亿元,在广东省大型企业竞争力50强中名列前茅。
  多年来广钢集团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技术依托、学会与企业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厂会协作”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2年10月,广钢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2003年8月,广钢工程中心成为广东省重点工程中心;2003年9月,广钢集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门从事CSP技术和产品研究的CSP应用技术研究所;2006年10月,广钢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广钢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计划共30多项,通过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新产品产量逐年扩大,形成了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分享到了“厂会协作”给企业带来的显著变化。
  一、“厂会协作”取得的显著成果
  广钢集团根据自身工艺和行业特点,把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作为企业创新的目标。近年来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广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冶金学科的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实施“厂会协作”项目46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广钢的“厂会协作”主要通过以项目为载体,围绕企业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深化合作项目的水平和层次,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创新人才,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科技地位和实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并成功开发的装箱板,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为企业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目前广钢集团已跃居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板生产企业,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我国集装箱行业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
  广钢集团“厂会协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联合申请了30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有1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对在钢铁企业来说规模不算大的广钢集团来说,连续几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这在全国企业中也是不多的,在地方钢铁企业中是最多的,在广东省的企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这完全是“厂会协作”的结晶。
  二、“厂会协作”的经验与体会
  广钢集团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企业要跟上国际上的技术发展方向,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资源,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通过优势互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产学研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广钢集团有完善的“厂会协作”发展战略。首先是精心选择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然后组建合作组织和联合研发中心,进行全方位和多学科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技术创新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在“厂会协作”过程中形成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的“厂会协作”运行机制,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厂会协作”经验体会主要有:(1)“厂会协作”首先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课题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要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2)突出企业在 “厂会协作”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厂会协作”需求、决策、组织、投入、实施的主体。“厂会协作”要符合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合作过程中企业要起到牵头组织作用,提出研究方向,以企业的需要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3)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厂会协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具有跨学科、跨专业、智力丰富、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独特优势。(4)要有一整套“厂会协作”管理程序。企业要为“厂会协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便利的试验条件等,并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双方要指定专人负责,合作方要有研究人员派驻企业,实现校企的零距离合作,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优先支持“厂会协作”,确保“厂会协作”的经费来源。(5)“厂会协作”开发的新产品必须实行“产学研销”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6)合作课题的开展,不仅获得了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更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舞台,带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同步成长。
  经过多年“厂会协作”的实施和运作,形成鲜明的特点:(1)新产品开发周期短。开发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对传统的冶金行业来说是很快的;(2)市场接受快。由于“厂会协作”项目来源于市场,很多时候是与用户共同开发,降低了市场的门槛;(3)成功率高。课题一般先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和中试,然后到企业进行现场试验,而且试验前双方对试验方案反复研究模拟,确保成功或把损失降到最低;(4)技术含量高。由于是引导市场和符合技术发展方向,所开发的新产品附加值高;(5)实现双赢。合作过程提升了企业研发人员的水平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与市场的结合。
  通过“厂会协作”,广钢集团充分认识和体会到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通过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广钢集团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关键技术、集装箱板的生产技术、高效连铸、微合金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三、“厂会协作”的设想
  国家倡导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厂会协作”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众多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了展现自身实力的舞台,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新的合作方式。使原来只是企业或者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单独个体的自发行为和单打独斗的“厂会协作”,通过强大有力的政府引导,以“厂会协作”为载体,联合产业链关联的众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和部属高校,组建并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样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这是对“厂会协作”的又一次创新和提高,利用政府的政策引导,发挥群体创新的优势,实现企业和学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将“厂会协作”提升到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度,对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广钢集团的“厂会协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深深感到广钢集团“厂会协作”的深度还不够、合作的领域还不够广,合作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广钢集团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发展前景良好,有众多的技术领域需要研究,有众多的课题需要合作,广钢集团期望与实力雄厚并各具特色的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全方位合作,以“厂会协作”为平台,提升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的力度和水平,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和联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上新台阶和高水平高校的建设。我们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推动和领导下,“厂会协作”将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道路,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强技术支撑平台。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