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爱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科普>科普活动>爱体育(中国)

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

2014-07-23 来源:省科协 【字体:
阅读:

梅州市梅江区金山小学

  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重视下,在梅州市科协的指导下,我校以“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在全校学生中积极开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把小发明、创作科幻绘画等活动作为深化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市、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活动的展示平台。多年来,我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把科技创新摆到突出的位置。坚持把学生科技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它与融入团、队工作,作为团、队的一项重要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科技创新才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近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集邮创作大赛等,获国级奖4项,省级奖21项,市级奖15项,2006年获国级优秀组织奖。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我校科技活动领导机构健全,由校长任领导组组长,亲自部署科技活动的开展,由一位副校长抓活动的具体落实,领导组成员有少先队大队部总辅导员、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还专门聘请市农科所等单位的专家作为我校科技领导组特约专家。使各项科技活动有了技术、理论的支撑。
  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挖掘校内外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充分发挥一百多平方的综合电教室的作用,作为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使用;为使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生物科学实验、研究,学校开辟有动物园、植物园,并按需要经常添购动植物标本;为使学生们更方便地学习科技知识,学校每年购买5千元以上的科普读物,如《广东省中小学课外丛书》《少儿百科全书》等,供师生阅览,并发放到各班的“图书角”。
  “在小学生的幼小心灵播下创新的种子”是我校全面开展科技活动中提出的口号。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我校进行科技普及工作的目的。我校从领导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都对科技活动保持着非常高的热情,上上下下形成合力,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活动氛围。
  二、重视过程,扎实科普
青少年科技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生活,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我校科技活动着眼于科技知识的普及,突出“内容的多样性、学生的广泛参与性、活动的持久性”的特点,重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
  1、内容的多样性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我校在组织科技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拓宽视野,百花齐放”的原则,只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管涉及哪个知识领域,我们都想办法给予相应的引导,或者想办法为学生们寻求知识援助和技术指导。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实践劳动,掌握一些简单易学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去探究一些日常的科学道理,指导他们大胆地尝试、实践,从中获得一些启迪。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我校开设了生物研究、环境保护、社会调查、小发明、集邮、摄影、科幻绘画等7个专题科技指导小组,分别有专人负责组织活动。
  如: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生物园及校园花圃后提出疑问:能否让花池里的所有簕杜鹃同时开花?指导老师于是带领学生走访、请教农科所的专家,顺利进行了“簕杜鹃的控水捉花”试验。又如:社会调查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在一次有关建设“文化梅州”的座谈中,提出了“弘扬客家山歌”的社会调查活动方案。指导老师因势利导,组织他们学习有关客家山歌的知识,设计问卷调查,举行客家山歌的资料搜集,邀请山歌大师汤明哲来校座谈、作讲座,同学们向大师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继承、发扬客家文化的热情更加高涨了,也使学生们懂得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再如:小发明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生活,从身边发现创新、发明题材,有位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发现老师用圆规在毛玻璃上画圆时,固定圆心很不方便,而且尺、规分别使用,便提出发明“尺规两用教具”的方案,并着手制作,获得成功。……
  2、学生的广泛参与性
我校一直坚持科技创新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得到提高,让每位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我校在每个教室设立科普图书角,方便学生们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补充,也有利于学生们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很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保护,只要学生们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即使提出的问题还很幼稚,很不成熟,我们都给予鼓励。通过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求异创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形成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学校每学期两次举办内容丰富的科技图片、作品展览,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我们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性,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指导老师帮助确定研究方法、途径。正因为重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我校科技活动越来越富有活力。
  3、活动的持久性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标,是使青少年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提高科技素质;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科技爱好者,使更多的科技人才从中脱颖而出。显然,只有持之以恒,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使之系统化,规范化,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怎样才能持之以恒,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初,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成立科技兴趣爱好小组,定期开展课外活动,结合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田头,为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期末认真做好总结,积极推广经验,找出差距,整理好资料。我校把科技活动与《科学》课有机结合起来,除3-6年级开设《科学》课以外,每周星期二下午第2节设为科技活动课,由班、科任老师一起组织科技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并定于每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为学生交流活动时间,使科技活动在时间上得到保证。总之,我们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题之中,把它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教育教学质量一样,天天抓,时时抓。
  三、科技育人,成效显著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为科技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我校把科技知识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加“点心”,为“偏食”的同学提供更多选择“佐料”的机会。我们抱着“人人都有创新意识,人人都是创新人才”的观念面对每位学生,鼓励、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校在开展科技活动中注重取得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聘请有专长的家长(如,邮协理事、摄协的专家等)作为科技领导组成员,通过学校少先队活动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他们颁发聘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共同努力。
  近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国青少年科技大赛、省集邮创作大赛等比赛,多次获得好成绩。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07年还被评为广东省集邮示范学校。实践证明: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今后,我们将立足本校,关注社会热点,努力探讨更加有效的科技活动主题和形式,从而把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得更好!


分享到:
×

用户登录